隨著中國零售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持續深化,以及到店、到家、到餐廳食堂的多場景需求,不同渠道的訂單在何時、何地以及如何交付,遠比單一線下渠道復雜得多。物美就此建立了一套基于云端的數字化系統來支持前端業務,有效解決到家履約、物流效率、貨物管理、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痛點和難題,不斷提升訂單滿足率、門店有貨率、網上有貨率,優化庫存周轉,提高零供協作水平,實現端到端供應鏈效率提升,有力保障了市場的民生商品供應,在行業內起到代表作用,近日被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組織編撰的《中國倉儲配送行業發展報告》收錄為2022年度行業典型案例。
線上線下一體化,全面提升履約效率
物美依托數字化建設從單一賣場擴展成為“三個場”:一是“現場”,即遍布全國的2000多家門店,為消費者提供即時購服務;二是“近場”,即通過多點APP,實現3公里商圈內半小時送達,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服務;三是“遠場”,通過在多點APP開設精選欄目,為消費者提供次日送達的差異化商品,更好地滿足消費者計劃性采購需求。
在履約體系搭建中,物美采取的辦法是實現資源復用和共享。在倉儲端實現實體店和線上APP的商品統一采購、共享庫存和一體化配送,最大限度地復用和共享人員、設備和場地。在門店端開展“倉店合一”改造,并通過電子圍欄和揀貨流程優化,推動門店端提升揀貨效率。
數字化系統:算法+智能+運營,有效支撐履約提效
2020年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,物美快速推出“社區抗疫提貨站”末端配送模式,消費者通過多點APP下單后,物美通過自有物流渠道并加強配送環節防疫管理,及時將訂單配送至北京市4000多個提貨站,消費者到提貨站自提,有效緩解封閉小區、邊遠小區購物難題,避免人流集中交叉感染的風險。“對接社區、集中配送”等服務方式,在特殊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。
物流配送集約化,全面提升作業效率
集約配送:物美在華北地區共有12個配送中心,包括常溫、恒溫保鮮、低溫冷藏和冷凍多溫區,承載著為華北所有門店配送職責,是集多溫度帶、多業態、多種庫存形式、多種商品類別和多種作業方式于一體的集約化配送模式。集約化配送縮短了基地、供應商到配送中心再到門店的空間和時間,推動整個供應鏈的高效運轉,實現物美門店周轉效率顯著提高。
多樣化、集約化的業務形式
智能自動補貨:物美自動補貨系統現已實現“智能預測-智能補貨-訂單可視-零供協同”一體化,系統可以進行多維度訂單匯總,保證同類訂單高效聚合。同時,每日計算缺貨率、高庫存等核心業績指標,報警高庫存、售罄等急需關注的重要數據,跟蹤業務變化、快速做出決策,提升作業效率和準確性。
線上預約送貨:為降低供應商交貨等待時間,物美推出線上系統預約,交貨等待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。供應商將商品裝載到通用流轉的標準托盤上運輸到物美配送中心,由配送中心使用叉車、電揀選等設備將整托商品卸貨并收貨,實現開信任交接。
夜間無人收貨:收貨部門根據夜間來貨量預留庫位,提前擺放好司機需要運走的周轉框和托盤。夜間送貨司機通過掃碼自動開啟收貨倉門,并將貨物運送到指定位置,送貨結束后,司機掃碼關門并拍攝貨倉門照片,上傳至系統后結束送貨任務。無人收貨監控系統全程通過視頻AI系統識別,若送貨司機行為、路線、時長出現異常,系統自動推送給門店防損人員。
供應鏈實時化,提升端到端協同效率
在疫情的大考之下,零售企業面臨著商品供應、價格穩定、物流配送等諸多問題,每個環節都需要與上下游實現穩定高效的協同。企業即便擁有完善的倉配網絡,也需要借助數字化工具,才能保證供應鏈持續運轉不中斷和高效協同。物美通過對供應鏈管理系統進行大量的數字化改造,實現訂單自動化處理、數據實時管理和訂單流程簡化,各級管理人員可以隨時觀測物美各門店和倉庫的產品效期、訂單處理等細節,實現信息共享、流程在線,提升端到端供應鏈效率。
物美集團以“發展現代流通產業,提升大眾生活品質”為己任,徹底回歸商業本質,持續探索業態、商品和服務轉型升級。在物流供應鏈方面,將繼續發揮協同優勢,加快網絡資源整合,在物美華北區和麥德龍北區的倉儲資源共享經驗基礎上,將全國30個大倉總計面積將近60萬平方米的倉儲資源進一步整合和提高協同效率;持續加快數字化技術、業務和經營標準流程的深度融合,逐步建立“一切數據標準化”“一切業務數字化”的能力,實現供應商、物流商、制造商和零售商的無縫銜接、統一標準和協作高效,形成以客戶需求為中心,聯合、可靠、快速高效的零供協作模式,驅動流通方式創新,打造全國性的數字供應鏈,努力做好“米袋子、菜籃子”,讓百姓吃的更放心、更方便、更新鮮。
天津市委常委、統戰部長冀國強調研多點DMALL和麥德龍四季青商場,并在物美總部出席津商會發展交流座談會
物美COO許少川:打造持續進化的零售樣本